稻草帽與巴拿馬帽

 

二零年代時男性時尚界最引人注目的乃是一種渾圓的稻草帽。這帽子因為其渾圓的外觀,在德文中稱為"Kreissäge"(圓鋸)。最初它是一種水手帽,也因此在英文中稱作boater(划船人)或法文中的canotier或matelotte。它曾是紳仕出席宴會裝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份,也絕不能在任何的舞會中缺席。

外出工作,身處烈日曝晒和高熱下,我們建議佩戴質輕的稻草帽。孩子長時間待在戶外,成人在田野或花園裡工作,農人、建築工作、腳踏車騎士、登山者等等都應該戴上有保護作用的頭飾。

巴拿馬帽是一種非常特別的稻草帽,其製作相當複雜費時,因此真正的巴拿馬帽所費不貲。巴拿馬帽乃是由Carludovica palmata,一種Toquilla棕櫚樹,的纖維製成。經過勞心勞力又耗時的過程,纖維將由手編織成帽子,而一頂帽子可能需要幾個月的時間。於是一頂巴拿馬帽可能索價數千美元。有時帽子可以捲收在小盒子裡,並且不造成任何損傷。

獨立工作的編帽人在家中製作帽子,他們多半自己種植Toquilla,並從中抽取纖維。他們熬煮葉子,懸吊晾乾,爾後以含有硫磺的火烘烤。如此一來,這些取自撕碎葉子的纖維會有一種淡的顏色。纖維愈細,織工也愈細,成品的品質也會愈好。

通常由帽頂的中心開始編起,當帽頂完成,會將最初的產品放在一織臺上(通常是石頭),開始織帽子的四周以及帽緣。編織者這時會採取一種傳統的姿勢:站立前彎,將胸口頂住另一個較高的臺座。在這個費力過程的最後階段,會將纖維的末端打結,裁去多餘的部份,並且將硫磺粉末槌打進帽子裡。現在會藉助蒸汽和壓力,讓帽子在不同的模型上成形。完成的『真正的巴拿馬帽』將會踏上其旅程,被送到各地。未完成的半成品則由帽商就地購買,出口至世界各地的工廠或個別製帽人,由他們完成最後的階段。

沒有人確切地知道為什麼這種帽子稱為巴拿馬帽,然而,我們確定它們乃是在厄瓜多,而非巴拿馬生產。或許有可能是編帽人將部份的帽子賣給在巴拿馬運河工作的人扺禦烈日而得名。從此,那些一直叫作Jipi-Japa的帽子便成了巴拿馬帽。另外,也有可能是因為帽子乃是通過巴拿馬出口而得名。再則,也有人相信巴拿馬帽這個名字比厄瓜多帽來得更有吸引力也更有商業效果。

眾人皆知Theodore Roosevelt曾在探訪巴拿馬運河工程時佩戴這種帽子。許多名人也都曾戴巴拿馬帽,其中有Ernest Hemingway、Winston Churchill、Harry S. Truman、Erich Honecker、Paul Newman以及建立現代土耳其的Mustafa Kemal Atatürk。Kemal將此帽視為現代的象徵,並禁止傳統的fes。
而今,一頂好的稻草帽絕對是穿著合度的紳仕裝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份。